癌細胞通過實現「不死化」來提高其生存能力
癌細胞通過實現「不死化」來提高其生存能力
在癌症的第一階段,正常細胞會發生「不死化」現象。正常細胞會在細胞老化、細菌感染或熱變化等情況下經歷自我死亡,即「凋亡」。以腸道為例,我們(加藤洋一博士)來詳細解釋一下。
腸道表面的粘膜細胞形成了許多小山和溝槽,在這些溝槽中存在著腸粘膜幹細胞(即產生其它細胞的起始細胞)。這些幹細胞會不斷產生腸粘膜細胞,並像傳送帶一樣將它們送到山頂。
粘膜細胞在幾天內到達山頂後會經歷老化並發生凋亡,從而脫落。因此,即使在腸道發生了促使癌症基因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由於這些細胞很快地自我消亡並脫落,相對而言不容易發生癌症。特別是小腸,由於粘膜細胞在三到四天內就會被更新,幾乎不會發生癌症。類似的機制也存在於肺部、胃、食道、口腔、咽喉、子宮、陰道、尿管和膀胱等粘膜組織中,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在正常狀態下,這個系統會阻止癌症的發生。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粘膜細胞的更替速度變慢。因此,粘膜細胞存活的時間變長,導致不死化現象發生的概率增加,這是癌症發展的第一步。簡單來說,當皮膚出現皺紋和乾燥的老人時,身體各個部位開始出現癌症的趨勢。
超過50歲後,癌症的死亡率迅速上升
身體的衰老與癌症發生之間的相關性最高,超過50歲後,癌症的死亡率迅速上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促進癌症的發生。
其中一個因素是吸煙、細菌感染、熱、鹽和酒精等引起的壓力。壓力會促使粘膜細胞產生「熱耐性蛋白(HSP)」。適度的壓力可以預防癌症,但是強烈的壓力反而會導致癌症的發生,這是一種相反的現象。
當老化細胞受到輕微壓力時,會產生少量HSP(熱休克蛋白)。這些HSP會明顯分布在老化細胞表面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受體上。發現這些HSP的淋巴細胞會判斷這些老化細胞是受壓力損壞的不良細胞,並立即對其進行攻擊和破壞。
吸煙、幽門螺旋菌感染、過敏等引起的慢性炎症會使淋巴細胞消耗力量並降低其功能。因此,即使老化細胞開始產生HSP並在細胞表面顯示HSP,淋巴細胞也無法發現它們。在此期間,HSP在細胞內增加,從而形成容易發展為癌症的細胞。
然而,細菌感染、熱、鹽分和酒精等因素在少量情況下可以誘導少量HSP,而不降低免疫功能,因此可以抑制癌症的發生。這也可能是為什麼每天喝一杯啤酒的人比完全不飲酒的人患癌症的機會更少的原因之一。第一代免疫療法使用結核菌等細菌或毒素,通過模擬感染來刺激免疫系統的反應。